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2014净土大经科注 第68集

2017-01-30 净空老法师 莲友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42sdm6pe&width=500&height=375&auto=0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68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八十五頁,從第三行看起,念老的註解:

 

  「按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之句,本為菩薩歎德。如《密迹金剛力士經》云」。《密迹金剛力士經》是《大寶積經》裡面第三會,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收在《大正藏》第十一冊裡頭。這部經的內容是說明菩薩、如來身密、語密、意密,最終有祕密主之請求於佛陀入滅後五百年中護持本經。現在,釋迦牟尼佛滅度到現在是二千五百多年,由此可知,這部經是佛滅度之後,正法一千年那個時候流通很廣,依照這個經典修行的人很多。這經裡頭有說,「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俱,菩薩八萬四千」,菩薩加一倍,「一切大聖,神通已達」,有這兩句,可見得是讚歎菩薩摩訶薩的。

 

  「今此經中以讚歎菩薩功德之語,以讚聲聞,正表此等常隨聖眾,本法身大士,隱本垂迹」。本是本地,也就是他的身分。在會的,像前面所說的憍陳如尊者、目犍連尊者,前面須菩提尊者、阿難尊者、迦葉尊者,這些人都是世尊身邊的聲聞弟子。除阿難之外都是阿羅漢的身分,阿羅漢的身分不是他真正身分,他真正的身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目犍連、舍利弗久遠劫就成佛了。其他的幾個人,像阿難尊者,現在的身分,就像舞台表演一樣,他在舞台上的身分是須陀洹,其他幾位是阿羅漢,但是在後台不一樣,老演員,都是法身菩薩、諸佛如來。顯示出,隱本垂跡,本是法身菩薩,本是諸佛如來,把這個本來隱藏起來,垂跡是現,現在表演的身分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這個裡頭含著很深的意思在裡面。

 

  要知道佛法微妙艱深,沒有人能知道。在佛面前提出問題向佛請教,不是法身菩薩、古佛再來,像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問不出來,程度不夠。那怎麼辦?大乘經裡頭,佛給我們透了信息,叫「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一尊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以佛的身分來教化眾生,他身邊的弟子是什麼?全是古佛。一千尊佛來,來什麼?像唱戲一樣,他表主角,他們唱配角。佛陀是老師的身分出來,這些人都用學生的身分出現。他可不是真的學生,是來表演的,是來護法的。佛跟佛沒有嫉妒、沒有障礙,決定沒有爭名利的這種念頭,給我們做榜樣。

 

  今天在這個世間,佛法衰了,為什麼衰?佛滅度之後,早年的弟子不錯,佛陀在世的弟子,那都是聖賢下凡,應化身垂跡,佛法興旺。佛陀不在了,佛身邊這些大弟子逐漸一個一個都入般涅槃,往後傳的時候,像法時期,特別現在末法時期,有沒有聖賢來?有。聖賢現什麼樣子?現比丘相。能不能看得出來?內行的人能看出來,外行的人看不出來。內行是懂得佛法的人、有修行的人,能看出來;不懂佛法、沒修行的人看不出來,你不認識。最近我介紹給大家來佛寺的海賢法師,這個光碟許多人看過,這個人也是隱本垂迹,這不是凡人。他到這個世間來,給我們示現一個,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是亂世,不是太平盛世,亂世,一切秩序統統亂了,我們要修淨土怎樣才能成就,他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我們要認識。淨宗怎麼修學?你看他,他就是一句佛號。

 

  我們這些年來,老師傳給我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在年輕時候,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佛,正式拜老師,老師教給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教我學經教,在這個時代講經的人少了,有這個能力的人應當來弘法利生,把經典講清楚、講明白。我這是他老人家鼓勵我,當時我不敢學,認為經典太深了,我們凡夫,哪有資格出來講經?我是來聽經的,聽老師講經的,怎麼敢上台講經?正好那個時候老師辦了個經學班,他開了個班。在這個班之前,有學講演的,也有個班,學講演,講佛法,那是普通所謂是講開示。這個班培養了一批人,大概有二、三年,女同學很多,到以後結婚了,結婚就不來了。

 

  老師受了這個教訓,這個經學班選學生就很嚴格,你要想參加這個班,女同學要發心不結婚,一生講經教學才行。所以就很少有人來參加了。來參加的是哪些?都是中年婦女,她們有家庭、有事業,兒女都長成了,都有工作,她們退休了,退休之後來學講經可以,她不會改變。所以我們班上年歲最大的,林看治老居士,六十歲。我們那個時候,我是三十一歲跟李老師,林看治等於差不多是大我三十歲,小學畢業,跟李老師學講經。我們一看到她,信心就生起來,我的年齡只三十剛出頭,她小學畢業,我初中畢業,高中還念了半年,比她強多了,她都能上台,我怎麼能不上台?給我很大的鼓勵。我就參加這個經學班,專門學講經。

 

  那個時候進度很快,都是學的小部經、小乘經,差不多是一個月完成一樣。我跟李老師一年三個月,就十五個月,學會了十三部經,這十三部經我都能講,還講得不錯。出家的緣分到了,所以我離開台中出家了,出家之後在寺廟裡住了一年,我教佛學院,就教了一年佛學院。覺得自己不夠,學的是小部的,沒有大部,這不能紮根。我就向李老師請教,我說我還要回來學一部大部經,老師說對,正確的。我自己選了《法華經》,老師正好開講《楞嚴經》,老師就告訴我,他說你學《楞嚴》好了,《楞嚴》跟《法華》都屬於大部,分量差不多,而且都是屬於一乘法,中國古人講,開智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就教我學《楞嚴》。《楞嚴經》他講了三年,他是每個星期三講,星期四我複講,把他老人家所講的我重複講一遍。所以他一部講圓滿,我這一部也講圓滿了,學得很踏實。所以你問我學的經教,我學的經教根是《大佛頂首楞嚴經》。

 

  以後我跟八個同學聯名向李老師請法,請他老人家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老人家答應了,也是一個星期講一次。我聽了第一卷,《華嚴》八十卷,叫《八十華嚴》,我聽一卷之後,後面我大概都沒有問題,全經我可以講下去。老師在台中講,我就到台北去講,老師一個星期講一次,我一個星期講三次,所以我不到一年我的進度就超過老師。根一定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經通,確實一切經可以貫通。我《楞嚴》學得很紮實,以後看大乘經教的時候,自己看沒有問題。尤其李老師講《華嚴》,我聽一卷之後就行了,以後有問題向他請教,沒有問題就一直講下去。

 

  所以這是老師跟學生都不是聖賢垂跡,那怎麼講法?講經是大事不是小事,古時候,沒有大徹大悟不能出來講經。大徹大悟談何容易,所以老師教給我,我們講註解,註解是古人作的,是大徹大悟人作的。我們照註解講,註解沒講錯,要註解錯了,是他的責任,不是我的責任,我沒有過失,他有過失,我只要把註解講清楚、講明白,沒有講錯就對了。所以講古人註解,我們這心就定了,自己確實沒有能力註經,我沒有做過註經的工作。也出版了不少東西,都是我講的,同學們記下來,他們出版了。有些少數我從頭到尾看過,大多數我都沒有看過。

 

  學習經教有沒有必要?有,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學習的方法一定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部經裡面得到消息了,有了悟處,才可以學第二部,那個時候學,進度就快了,障礙沒有了。佛法裡面的教學跟世法完全不同,世間學校它的學科很多,同時教學,一天上幾堂課,科目都不一樣,不同的老師、不同的教科書。這個在佛法裡頭不許可,在中國古代也不許可。佛門的教學,總綱領是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它的目標,就是佛法修學的目標是開智慧,不是知識。我們世間的學術完全是求知識,知識應該是廣學多聞,智慧是一門深入。為什麼?智慧是從清淨心生出來的,清淨心就是定。所以持戒你就能得定,得定之後就能開智慧。佛教傳到中國,這個方法帶來了,中國的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所以儒釋道教學都重視開悟,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在現前這個時代,談開悟太難了,我只看到一個開悟的,在這一生當中。我的老師有沒有開悟?沒有,但是他有定功。為什麼沒有開悟?俗務太多,辦的事業太多。台中蓮社是他辦的,慈光圖書館是他辦的,菩提醫院是他辦的,還有一個老人院,還有兩個育兒院,這他辦的事業。另外他本身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他又是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還是台中一個中興大學,兩個大學的教授。所以他的工作忙,太忙了,這就妨礙修定。老師一生的行誼,他是個多才多藝,國學、佛學根柢很深的人,心地慈悲。我們這些同學跟他學多半都學一樣,我學的是佛經,台中徐醒民居士學的是古文,這一門他傳下來了,代表的是《易經》,不容易!江逸子老師他跟李老師學的是唐詩,我們每一個人就學老師一樣東西。老師還沒有傳下來的東西很多,他的《全集》諸位看看你就了解,這是一位真正大善知識,沒有大徹大悟。

 

  我見到大徹大悟是誰?海賢老和尚,你細心看他的這個碟片,這個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告訴別人他什麼都知道,這句話不能隨便說,什麼都知道就是大徹大悟。但是他,他什麼都不說,說出去之後,名聞利養就來了;他一生不說,沒人知道他。這是個隱本垂跡,不是普通人。他表演的是就一句佛號,他不認識字,跟六祖惠能一樣。惠能是從定中開悟的,最後的印證是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大徹大悟,說出五句話,那五句話就說明開悟了,悟的是什麼。悟的是明心見性,心性是什麼樣子?這五句話把心性講清楚、講明白了。五祖一聽,行了,其他不必講了,你全知道了。衣缽就傳給他,他就成為第六代祖。盛唐時代,還有嫉妒障礙,老和尚把衣缽傳給他,一般人不服,都瞧不起惠能。老和尚衣缽傳給他,連夜,半夜叫他趕快走,以免別人害你,船給他準備好了。他離開三天,三天之後老和尚才把消息告訴大家,三天走得很遠了這才宣布,告訴大家衣缽已經走了,大家才知道。何況現在我們學佛、弘法很辛苦,遭遇的災難很多,想想古人,想想釋迦牟尼佛他自己。

 

  我出家是章嘉大師勸我的,而且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我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誨。我跟他三年,我佛法的基礎是在他那裡奠定的,講經是從台中學來的,李老師勸我的。我三個老師,方東美先生是啟蒙的,教我認識佛法。在這個之前,我們誤以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所以根本就不碰它。年輕時候喜歡哲學,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我非常感謝他,他為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從西洋哲學說起,講到中國哲學,最後講到印度哲學,印度哲學裡頭講到佛經哲學,我就很訝異。我說佛教是宗教,是多神教,多神教的意味就是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神,一個真神,佛教什麼都拜,到寺廟裡面看,這叫多神教,多神教在宗教裡叫低級宗教。方老師告訴我,佛教不是宗教,我從來沒聽說過,佛教是無神論。那佛菩薩?不是的,佛菩薩是人,不是神。它從梵文翻譯過來的,印度人稱佛陀,就像中國人稱聖人這個意思;菩薩,那賢人;阿羅漢,君子,在儒家講聖賢君子。像現在的學位一樣,它是學位的名稱。

 

  佛教裡頭沒有造物主,宇宙從哪裡來的?佛說是你的念頭產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相由心生、色由心生,色、相都是講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念頭來的。念頭從哪裡來的?念頭從自性裡頭來的。所以能大師聽《金剛經》大概四分之一,沒講完,豁然大悟,提出報告,「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就說明,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沒有染污,被染污的是妄心,不是真心,第一個告訴我們清淨。所以我們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真心,過佛菩薩的生活,快樂,那就是極樂世界。平等心是菩薩,清淨心是阿羅漢,覺就是佛,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覺。見性成佛,見性的人在佛教裡頭就可以稱作佛陀。惠能大師見性了,告訴我們自性清淨。

 

  第二句話說,「何期自性」,就是沒有想到自性,「本不生滅」,真心不生不滅。那妄心,妄心有生滅,妄心就是念頭,你看前念滅、後念生。我們起心動念那是妄心,妄心有生滅,真心沒有生滅,本來不生不滅。第三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具足一切法。一切法分為三大類,第一個智慧,第二個德能,第三個相好。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就說的這一句,叫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跟如來一樣的智慧、一樣的德能、一樣的相好。所以佛法從自性求,不從外求,外面是假的,沒東西,心外求法叫外道,佛法完全從自性求,這個道理很深。第四句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說什麼?真心是不動的,妄心是動的,真心不動。最後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看萬法是自性生的,沒有造物主,沒有一個神,佛教裡頭沒有神。

 

  佛教裡頭,佛陀是第一個學位,最高的,菩薩是第二個學位,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好像現在大學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名稱。所以《華嚴經》上佛教導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教學畢業了就成佛了,菩薩是博士班的學生,還沒有拿到學位,拿到學位那就叫佛陀。每個人都可以成阿羅漢,都可以成菩薩,都可以成佛,你好好的修。我要學佛,想成羅漢、成菩薩、成佛,是不是一定要學經教?不一定。釋迦牟尼佛沒有學過經教,他是修定開悟的;惠能大師沒學過經教,也是從修定,聽《金剛經》開悟的;海賢法師沒有學過經教,他也不認識字,沒有念過經,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方法他得到了,這個方法就是戒律,你真正持這個戒,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心裡頭就這一樁事情,除這樁事情之外統統沒事,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念到事一心不亂就證阿羅漢,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成佛了。

 

  所以海賢是念阿彌陀佛得一心不亂,這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佛陀教學的理念。方法呢?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自己明白了。你就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也是戒律,他就一句阿彌陀佛,開悟了。我教人是讀一部經,就念這一部《大乘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念多少遍?一天,算鐘點,不要算遍數,念十個小時。最初念,不熟,大概念一遍要兩個小時;念熟了,完全能背誦,念一遍大概半個小時,十個小時念二十遍,剩下來時間念阿彌陀佛。你這樣能夠念上五年、十年就會有悟處,會開悟。

 

  所以海賢老和尚什麼時候開悟的?他沒說,我從光碟上看他,我估計他應該在四十歲左右,他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三十歲前後他得事一心不亂,就是證阿羅漢果的境界,四十歲的時候他就成佛了,法身菩薩。他二十歲開始念佛,二十歲出家,師父就教他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他就老實去念。沒有想別的法門,沒有受任何影響,這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往生自在,不要人助念。往生這一天,白天幹了一天活,從早到黃昏,在菜園裡頭拔草、澆水、整地,做了一天,晚上走了。

 

  最後的表法,就是表這個「唯有僧讚僧」,意思很深、很長,我們要能體會。最重要的一個表法,告訴我們,佛陀教育是真的,不是假的,就是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做到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他做到了,他不是讀書,他就是念一句佛號。一句佛號從早到晚,口裡不念心裡頭念,從來沒有丟失過。睡眠的時候不念,醒過來之後佛號就跟著起來了,不分晝夜。他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他的生活是念佛,他的工作是念佛,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是念佛,證明這個法是真的。為我們作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他裡頭有一句話你要會聽,有人問他:你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你說什麼?他說,我有好幾次要求阿彌陀佛帶我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肯帶我去,說我修得很好,修得好,留在這個世間做個好樣子,叫表法,做給人看看。好幾次,那就不是一次。

 

  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慧遠大師,我們淨土宗初祖,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四次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極樂世界。最後一次是往生,前面那個三次從來沒告訴人,最後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現前,我要往生了,這個境界過去曾經見過三次,才說出來。別人問他,極樂世界像什麼樣子?他說跟《無量壽經》上所講的一模一樣,證明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沒有錯誤。海賢念佛九十二年,我估計他老人家見阿彌陀佛、見極樂世界絕對不會少過十次,給我們做這個證明,我們要相信,決定不能懷疑。

 

  我們要求的什麼?極樂世界。這個世間是假的,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怎麼去?一句佛號就行了。經典要學習,為什麼?我們對於極樂世界認識不夠,有懷疑,經典能幫助我們斷疑生信。又加上老和尚的表演給我們看,我們對這個法門死心塌地。最後的表法是表什麼?表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是真經,一點錯誤沒有;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也是真的,沒有錯誤,可以相信的。我們這十幾年來依照這個本子、依照這個註解來修行沒錯,叫我們放心,死心塌地一直學下去,表這個法。實際上這個表法的意思深長無盡,這就是「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告訴我們一樁,什麼能興旺?互相讚歎就能興旺,互相毀謗就要滅亡,家和萬事興。不可以互相毀謗,互相毀謗是滅佛法,互相讚歎是興佛法。

 

  縱然別人有過失,過失也不能夠到處說,那就變成毀謗了。規過、勸善是要在什麼?沒有第三者在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為什麼?人有面子,你要顧慮到,說別人過失不可以有第三者存在。老師教學生亦如是,學生有過失,同學面前都不說,一定把學生叫到房間裡來,關起門來,只有他一個,教訓他。老師對學生都這樣的,何況對外面人。所以,社會和諧,社會就安定;國家,領導跟人民互相讚歎,這個國家就興旺,才能出現太平盛世。別人毀謗我,那他的事情,我絕不毀謗他,我讚歎他,他不了解這個道理我了解。他不了解,他做這個事情,過失情有可原;我明白、了解,如果我心裡不服,他毀謗我,我也毀謗他,那不跟他一道去了?要曉得毀謗三寶的過失是無間地獄,叫破和合僧,我們相信因果,我們決定不敢做這個事情。他有長處我們讚歎,他的缺點我們不放在心上,更不可能放在口上,這是正確的。

 

  我們這麼大的年歲,萬緣放下,什麼經都不講了,這一切文字我也不看,只有一個心願,往生極樂世界。海賢法師為我作證,我很感謝他,我向他學習,我也勸導淨宗學人都應當向他學習。怎麼學習法?每天把這個光碟看三遍,一天念一萬聲佛號,念一萬聲佛號,光碟看三遍,一年不要間斷。為什麼只有說一年,不說年年?一年你不間斷,以後你就年年不間斷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只教你個開頭。為什麼?你真正去看,欲罷不能。劉素雲居士上次給我做了一個報告,她看了一百六十多遍。一天至少看三遍,有時間看五遍、看十遍,永遠看不厭。為什麼?法喜充滿,法味她嘗到了,嘗到滋味了,這就有受用。這個受用終極的目標,就是到極樂世界做阿彌陀佛的第一弟子,無比的殊勝。

 

  所以這些人神通已達,他真是大聖,他不是小聖。「示權迹,遊戲神通來此土故」,到我們這個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海賢這次到這來,幫助世尊,幫助阿彌陀佛;換句話說,幫助我們所有修淨土的同學,給我們做了真正的千真萬確的事實證明。

 

  我們再看後邊這一段,是念老做的總結,這一段的總結。「綜上五聖」,上面說的五位上首,表法的上首。「了本際」是憍陳如尊者,憍陳如這個名號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就是明瞭本際。本際是什麼?就是六祖能大師講的自性,了本際就是明心見性,就這個意思。「謂了知其久遠之本際,故首列之」,把他擺在第一。一切經,諸位展開,多半都是舍利弗、目犍連,很少看到憍陳如尊者,這個經要把他放在第一位,是什麼意思就很明白了。這部經是如來所說一切經裡頭的第一經,依照這個經本修行,是如來第一弟子,為什麼?你一生成就。你修別的法門不一定一生能成就,這個法門一生決定能成就,所以你是如來第一弟子。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這個法,他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第一弟子,我們跟他學習,也是學習就是第一弟子,不能不知道。

 

  「身子」就是舍利弗,舍利弗「智慧第一,表彌陀之佛智」,阿彌陀佛的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之深廣無涯」。這五種智慧,將來在經上都有很長的經文介紹。總而言之一句話,圓滿究竟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不是對佛的讚美,不是的。為什麼?這五種智每個人都有,只是你現在煩惱障礙了,它不能現前,你能把煩惱放下,智慧就現前。佛經上所講的一切全是真的,只要你把障礙去掉,它就會現前。這一點跟世間一切宗教裡頭不一樣,一切宗教,神有的智慧能力,人沒有。佛不是這樣說,佛所有的一切智慧能力,每個人都有,一切眾生個個都有,只要你肯放下。放下見思煩惱就證阿羅漢果,放下塵沙煩惱你就證菩薩,放下無明煩惱你就成佛。佛講這三種障礙,障礙了你的自性,障礙了你的本能,障礙了你的相好。重要的放下,假的,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就對了,放在心上全錯了,心上只能放阿彌陀佛。如果要經典,就只能加一部《無量壽經》,其他的可別增加了。那麼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決定有分,決定得生。

 

  目連代表神通第一,「顯遊戲神通之誓願」。往生到極樂世界,你是阿彌陀佛第一弟子,你是智慧第一,你是神通第一。樣樣第一,沒有第二,極樂世界是平等法,每個人到那裡,考試都是第一名,沒有考第二名的。不像我們這裡有第二第三第四,極樂世界沒有,統統是第一。為什麼?大家不生煩惱,如果有第一第二第三就生煩惱了,你看他,他比我高,我跟別人差一等。極樂世界,那個地方為什麼叫極樂?是平等的樂就叫極樂,不平等不能叫極樂。極樂世界一切平等,為什麼?全見性,見性就平等了。智慧、神通、道力、相好統是自性變現的,見到性就圓滿了,那怎麼不是第一?沒第二。世間法裡頭有第二,大乘佛法裡頭沒有第二。

 

  「大飲光」就是迦葉尊者,「顯彌陀殊勝光明,無不照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兩句是經上的話。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成佛,要跟阿彌陀佛一樣,跟阿彌陀佛平等,句句都是實話。「慶喜」,阿難尊者,代表「聞名歡喜,悉得度脫」。聞名就是聽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你聽到這個名號生歡喜心,你將來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下面又告訴我們,「迦葉是宗門初祖,阿難為二祖」,那麼這一句佛號就是禪,不必再去參禪了。

 

  「阿若憍陳如表當人之本際」,代表我們的本性,「舍利弗表眾生本具之智慧」,你看眾生本具,「目連即眾生本有之神通」,一切都是本有的,不是外來的。「飲光表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是禪宗最高的境界。「慶喜」就是阿難尊者,「表慶」,慶是慶幸,我們遇到佛法,遇到大乘,特別是遇到淨土宗,無量的歡喜,「快」是快樂,「平生」無比的快樂、無比的慶幸,「心心相繼」。「故知一部大經,正是付法傳心」,禪宗傳心法要,這部《無量壽經》就是傳心法要。「一句名號,直顯本來面目。於此薦得,始稱帶角之虎」。在這個地方你能夠體會得,你能夠明瞭,那就是永明大師所說的,「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帶角虎是比喻。有禪未必有淨,有淨決定有禪,不可思議。我們從海賢老和尚表法裡頭看到,他就是一句佛號,得到的境界是禪宗最高的境界。六祖大師開悟了,他也開悟了,跟六祖同一個境界,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也是同一個境界,真的,不是假的。

 

  我們學這部經,最重要的搞清楚、搞明白,死心塌地,我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這個世界是你們的,不是我的,我要離開了。你們喜歡這個世界,這是你們的;你們如果不喜歡這個世界,可以跟我一道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的門永遠是敞開的,五逆十惡,真正懺悔求往生統統得生,多慈悲!造作地獄罪業的眾生,《往生傳》上有很多例子,眼前的例子,我們看到劉素雲的姐夫。雖然也學佛幾年,脾氣很大,怨恨心很重,對他的媳婦,他那個媳婦跟他是冤親債主,恨透了。死了做鬼我也不饒妳,發這樣的心,這心是什麼?這是到地獄去的。

 

  貪心變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變畜生,貪瞋痴叫三毒,決定不能有,有貪瞋痴的念頭就是三惡道去了。不能有貪心,不能有瞋恚,受再大的苦難也不可以怨天尤人,要能忍受,統統用念佛來化解它。心裡頭只有佛號,沒有怨恨、沒有貪戀、沒有愚痴,這個人決定生淨土。帶著貪瞋痴就靠不住,你看海賢老和尚一生沒有怨恨過一個人,沒有對哪個人覺得討厭,哪個人歡喜,沒有。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打我是好事,罵我是好事,讓我受苦受難都是好事,這才能是彌陀第一弟子。為什麼?表演給世間人看,只有彌陀第一弟子能做到,世間人做不到,他能做到。所以他跟佛有消息,跟佛常見面,佛來鼓勵他,佛來安慰他,還叫他繼續表法給大家看。

 

  念老教我們,「但當驀直念去」,驀直就是一直,只要你一直念去。海賢老和尚的師父教給他,一句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驀直就是一直的意思,永遠不要改變。你看,「便是無上深禪」。他的成就是禪宗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用什麼方法修成這樣圓滿的禪定?一句佛號。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沒有人教你,大徹大悟。「無論定持散念,決定功不唐捐」。唐捐是古人的話,叫白費力氣,功不唐捐就是功決定是真實的,沒有錯誤,沒有白費,你的功德究竟成就,就這個意思。這幾句話我們都要牢牢記住。

 

  末後這一段,「本經先列聲聞後彰菩薩」,與會的大眾,先說聲聞,下面第二段,丁二這說菩薩眾。正如《佛地論》第二裡面說:「先說聲聞,後說菩薩。聲聞眾者,近對世尊,親受化故。又諸聲聞,常隨佛故,形同佛故。」「是故諸經多是先聲聞,而後菩薩。」聲聞是什麼?沒有證法身的學生,要常常跟在佛的身邊,不能離開。菩薩是已經大徹大悟的學生,他可以在佛身邊,也可以在外面教化眾生。所以,菩薩代佛教化眾生。有出家的菩薩,有在家的菩薩,在家菩薩特多,本經這個地方列入在家菩薩十六個,出家菩薩只列了三個人。這裡頭的意思我們要明瞭,聲聞不離開佛,他在佛的身邊,所以一提到佛就會想到他們大眾。他們不離開佛,佛講經說法他們都在,都聽到,通常經上記載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隨眾。他們示現比丘相,釋迦牟尼佛示現也是比丘相,跟釋迦牟尼佛樣子相同,剃髮,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佛的聲聞弟子。世間一般人見到佛的弟子如同見佛一樣,都能生起恭敬心、真誠心、清淨心,所以比丘形象有這個好處。

 

  可是現在人不知道了,佛教沒有人宣揚,讓一般人對佛教產生嚴重的誤會。我自己本人就是如此,要不然怎麼可能二十六歲才聞法?要不是遇到方東美先生,我這一生與宗教沒有緣,與佛沒有緣,為什麼?很大的誤會。方東美先生把佛教介紹給我,他老人家怎麼說?他說你年輕,你不知道,「釋迦牟尼」,他沒有說佛,他就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跟他學哲學,哲學要找哲學家,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一生真的享受到老師傳的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怎麼?你尊重我,我沒有歡喜心;你毀謗我、侮辱我,沒有瞋恚心。最高的享受,永遠在清淨平等覺,這就對了。沒有貪瞋痴慢疑,這五個字,有這五個字你就造業,你怎麼能有最高的享受?

 

  最高的享受,佛菩薩的生活,至少是阿羅漢以上。頭一個,「我」沒有了,入佛門第一樁大事情,破我執。什麼人證得?須陀洹證得,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菩薩。《金剛經》上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須陀洹,這個要知道,這入門了,真正佛弟子。《金剛經》後半部,「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那個見是什麼?念頭,意念。前面無我相,破四相,後面破四見,破四相是入門,真正入佛門,破四見是法身菩薩,就是明心見性。《金剛經》前半部、後半部不一樣,前半部是大乘初信位菩薩,後半部是大乘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這怎麼會一樣?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把貪瞋痴放下,連帶的把貪瞋痴慢疑五毒都放下,你才得自在,你往生才真有把握。活在這個世間,隨緣,多快樂,順境隨順,逆境也隨順,善緣隨順,惡緣也隨順,順逆善惡統統平等了。為什麼平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統統等於零,零跟零是平等的,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金剛經》好,六祖能大師在這部經上開悟,所以以後變成禪宗必讀的典籍。在這以前,禪宗傳心是用《楞伽經》,六祖以後用《金剛經》。《楞伽經》是在楞伽山講的,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那個講經的遺跡還在。我上次去沒去參觀這個遺跡,在遠處看到這座山,看到這個處所,沒上去過,釋迦牟尼佛在那裡講的。《楞伽》,性相兩宗教義都涉獵進去,特別是給我們講到「自心現量,不斷之無」,講得好!整個宇宙到底是什麼他看透了,這兩句話就是通常大乘經上所說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是什麼?是自心現量。這就是造物主是造什麼?就是惠能大師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心現量就是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自性所生,能生是自己的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現在整個現象是什麼?不斷之無。不斷,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它不間斷,但是每個念頭都是假的,都不可得,所以叫無。無不是說沒有,無是說不可得,相是有,相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

 

  為什麼不可得?我這兒有一卷,這是電影的底片,這個大家知道。它在放映機裡面播放的頻率一秒鐘二十四張,一秒鐘。二十四張畫面重疊在一起,我們看出它裡頭有動作,看出裡頭有人、有山河大地,有一些建築物,你都看到了。如果是一秒鐘,二十四張裡頭只放一張,把其他的二十三張抹黑,我們只放一張。放出來了,你們大家看到了,我問你,你看到什麼?一定是看到:我看到有閃光,亮了一下就沒有了,像閃電一樣,什麼也沒看到,就看到光亮了一下。對不對?這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你只看到一道光,光裡頭什麼都沒看到。實際上光裡頭什麼都有,像這個幻燈片一樣,打在銀幕上清清楚楚。但是時間只縮短到二十四分之一秒,你就看不到了,只看到光一閃,內容什麼都不知道。

 

  今天這個世界,一秒鐘到底是生滅多少次?電影它的生滅是一秒鐘二十四次,那我再告訴你,電視,過去的,十幾年前的電視,一秒鐘五十,就是五十次,比電影快,所以電視看得更清楚。現在數碼電視,現在用數碼,等於這個一秒鐘一百張,一百次,所以你沒辦法見到。那事實真相,大乘經上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一彈指有多少次?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百個千是十萬,十萬乘三十二億就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那一秒鐘可以彈多少次?身體好的、體力強的他可以彈七次。三百二十乘七,二千一百兆,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就在眼前,你怎麼會知道?念念不可得,你以為這個世界你能夠佔有,不可得。身體不可得,我這個身體存在,存在在什麼地方?存在在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的頻率下產生的幻相。這是整個宇宙事實真相,你要是真正搞清楚,真能搞明白,完全放下,原來什麼?統統等於零。《金剛經》上你才真正體會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了不可得。這是科學。

 

  現在這個現象被量子力學家發現了。現在的科學技術,我們也很佩服,它有能力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現在的科學技術能夠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是什麼?微中子,這個東西就是物質最小的,最小的物質,科學家發現了。所以今天量子力學家提出來一句結論,這個世間根本就沒有物質存在,所有物質現象是假的,是在高頻率,佛法講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這個頻率所產生的幻相。這幻相從哪來的?從念頭來的。念頭從哪來的?這科學問題。現在物質這個現象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宇宙的奧祕,這個祕密被揭穿了,現在第二個祕密,念頭。許多年輕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念頭,念力,念力能量不可思議,這是真的,念什麼就變什麼。

 

  這個海賢老和尚這裡有說明,他自己在十二歲的時候,自己種的冬瓜被他堂弟偷去了,他就在咒,誰偷了我的冬瓜,叫他生病、叫他痛苦。堂弟果然生病,生瘡,害病,果然是的。他的嬸娘把他找到,你不能再咒了,你再咒,你的弟弟苦不堪言。他嚇了一跳,就馬上轉過念頭,讓他趕快好,讓他趕快好,念了兩天,他堂弟真好了。他才曉得,從此以後再不敢咒人,再不敢念人,它真的變成事實。十八歲的時候他生了瘡,他自己身上生瘡,生了癰瘡,都潰爛了,母親給他找藥、找醫生,都沒有辦法救他。這時候他自己知道因果報應,他說這是業障病、冤孽病,醫藥治不好。聽說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大慈大悲,他就一心念觀音菩薩,念了一個多月,瘡自然好了。對他在佛法裡面,佛所說的話深信不疑,菩薩確實慈悲。我們念為什麼不靈,他靈?他專心,一心專念就靈,我們是雜心、亂心,妄想多、雜念多,所以這個念不靈,不起作用。如果是一心專念,那就是念念都靈驗。

 

  我學佛,是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佛法是世界上最高的哲學;現在量子力學家告訴我,佛法是全世界最高的科學。所以我在講經,總結佛法說什麼?它說五個科目,佛所說的。他老人家教學四十九年,從開悟就開始教學,一直到圓寂,整整教了四十九年。三十歲開悟,七十九歲釋迦牟尼佛圓寂,我們中國算虛歲,八十歲,教了四十九年,他是個老師。現在人看釋迦牟尼佛身分,他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本人是什麼身分?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因為他教學不收學費,沒有任何限制,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來跟他學,他都會熱心教導你。

 

  我們要把佛的真面目找出來,他是教育,佛陀的教育。我一出家,在台灣出家的,就向中國佛教會建議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要加兩個字進去,「佛陀教育」,不要讓人家產生誤會。我這個提案,聽說佛教會是討論這個問題,最後還是沒有加兩個字進去。佛教容易讓人誤會是宗教,佛陀教育就不會了。我在台灣有一個機構,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我用的是佛陀教育,在教育部立案的。真的要正名。我住在香港,香港那邊成立一個佛陀教育協會,「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我一定把這兩個字補進去,佛陀教育。為什麼我們還穿這個衣服?這衣服是佛教的禮服,佛陀教育的禮服,我們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搭上這個衣,就想到像佛陀在世一樣,我們要遵守他老人家的教誨。他教什麼?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這三樣東西是佛陀的普世教育,幫助這個社會能夠安定和諧,化解衝突,永遠沒有戰爭。再往上提升,那就是哲學、科學。都達到登峰造極,那是最高的,方東美先生所說的最高的哲學,最高的科學、最高的倫理、最高的道德、最高的因果,我們從這個地方認識佛教。

 

  今天社會這樣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湯恩比博士就看出來了,憂心忡忡,這個人非常善良、非常慈悲。他告訴我們,「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就是現在,「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這他說的。孔孟學說在中國,大乘佛法也在中國,能不能救世界?能不能救國家?能。我們這些年做的努力沒有白費,特別是湯池小鎮的實驗,雖然不夠圓滿,但是影響力,到今天國內國外,大家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了,也就是重視儒釋道。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教的《十善業道》,我用這三個做基礎。從哪裡下手?從這三樣下手,儒釋道的三個根本,紮根的課程,一定要從這裡下手。

 

  做出成績出來了,國內這些年來許許多多的論壇都在談傳統文化。在國外,印度尼西亞,下個月他們要向全國中小學學生推動《弟子規》的教學。《弟子規》的原文、蔡禮旭老師的《細講弟 66 47506 66 31616 0 0 9440 0 0:00:05 0:00:03 0:00:02 9440規》,四十個小時的講義,統統翻成印尼文了。印尼回教大學,校長來告訴我,他們要建四庫圖書館,學校要開辦漢學系,這我想不到。印尼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回教國家,他們人口有二億四千萬,他們來帶頭做,對這個世界影響很大,伊斯蘭的國家。我跟他們關係算很好,過去瓦希德總統在世的時候,前後我大概去至少有二十次。瓦希德以後,梅加瓦蒂總統、尤托總統跟我都見過面。我沒有想到回教大學居然開漢學系,漢學系教的課程就是儒釋道。

 

  半年當中那邊的朋友五次來訪問,所以我在上個月去拜訪他們,在印尼住了十天,在新加坡住三天,在馬來西亞住了一個星期。遇到了馬來西亞首相納吉首相,告訴我,很匆忙,他說我明天要到中國訪問,習主席對他很好。我聽了很歡喜,我說你們好好的合作,至少要把亞洲衝突要化解,從亞洲和諧來推動全世界的和諧。過去中國人講統戰,我們不要戰,戰爭太可怕了,我們要統合,合作,我們要統一、要合作,希望全世界統合。誰能夠統合?湯恩比說的,中國人能統合,那中國人現在習主席就可以,在他這個時代把全世界統合起來。希望全世界的領袖,都能夠學習古聖先賢留下來的這些典籍。典籍保存得最完整的在中國,所以我就勸大家要學漢字,要學文言文。

 

  《四庫全書》是人類祖先留下來的瑰寶,這裡頭有從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效果、經驗,統統都在這部書裡頭。唐太宗在裡面提煉,精華的精華篇就是《群書治要》。現在這部書,我聽說習主席已經列入黨校必修課程,好!能救中國,能救全世界。希望習主席統合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領導人,同心協力把這個世間一切衝突化解,帶給社會恢復永續的安定和諧,讓全世界人民都能過到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共產黨的理想,我相信習主席在他這一任當中可以實現。這是好事,這是我對納吉首相的期望,我說你去拜訪,代我問候。

 

  希望每個國家領導人都要覺悟,我們在聯合國做這個工作。現在聯合國的一些會友,對於化解衝突、安定和諧的社會有了一點信心,以前沒信心,我們做得很辛苦,現在有信心了。特別是主席在歐洲訪問,在教科文總部的演講,他們聽到之後無比的歡喜,來告訴我。這個緣分很難得,應該要掌握住。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佛教入门篇|认识佛教【全】

净土入门篇|净土资粮【全】

佛说阿弥陀经【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

普贤菩萨行愿品 【全】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全】

往生论讲记【全】

地藏菩萨本愿经【全】

太上感应篇 【全】

学佛问答汇编一

佛典寓言汇编一

蔡礼旭-细讲弟子规【全】

陈大惠-弟子规看天下【全】

陈大惠-教孩子的学问【全】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全】

经典文章汇编一

001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汇集

002 佛说阿弥陀经 汇集

003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汇集

004 普贤菩萨行愿品 汇集

005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汇集

006 往生论 汇集

007 地藏菩萨本愿经 汇集

008 十善业道经 汇集
009 太上感应篇 汇集

101 认识佛教 汇集

102 净土资粮 汇集
103 学佛问答 汇集
104 佛典寓言 汇集

105近代往生录 汇集

106 净空法师答四众弟子问 汇集

201 细讲弟子规 汇集
202 东魁禅语 汇集

203 弟子规看天下 汇集

204 孩子要有好老师 汇集

205 教孩子的学问 汇集

901 经典文章 汇集

净宗学院| http://new.pllc.cn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http://www.amtbhk.com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http://www.amtb.tw

华藏卫星电视台| http://www.hwazan.org/web/

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 http://sxjyqqw.org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目录汇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